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值,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全球约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超过90%,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了解糖尿病的基本常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临床上,糖尿病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首次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多数产后可恢复,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 特殊类型糖尿病:由基因缺陷、胰腺疾病、药物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如单基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等。
糖尿病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 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相关,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 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 年龄增长: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升高,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
- 其他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与诊断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但部分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需重复确认): | 检测项目 | 正常值 | 糖尿病诊断标准 | |-------------------------|--------------|----------------------| | 空腹血糖(FPG) | <6.1 mmol/L | ≥7.0 mmol/L |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7.8 mmol/L | ≥11.1 mmol/L(2小时)|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5.7% | ≥6.5% | | 随机血糖 | — | ≥11.1 mmol/L+症状 |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策略
糖尿病管理需遵循“五驾马车”原则,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
-
饮食控制:
- 总热量控制:根据理想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 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占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30%以下。
- 少食多餐: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建议每日3-5餐。
-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减少精制糖、油炸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
-
运动疗法:
- 频率与强度: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
- 注意事项:运动前监测血糖,避免空腹或血糖过高时运动,预防低血糖。
-
药物治疗:
- 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 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使用胰岛素,包括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等。
- 新型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
血糖监测:
- 自我监测: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空腹、餐后血糖,建议每周至少监测3次。
- 长期指标:每3-6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血糖控制效果。
-
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如足部护理、低血糖处理等。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状态(HHS)、低血糖。
- 慢性并发症:
-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主因)、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衰常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
-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
糖尿病的预防
-
一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
- 控制体重,保持BMI<24 kg/m²。
- 增加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
- 健康饮食,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
- 定期体检,检测血糖、血压、血脂。
-
二级预防(针对糖尿病患者):
- 严格控制血糖(HbA1c<7%)、血压(<130/80 mmHg)、血脂(LDL-C<1.8 mmol/L)。
- 定期筛查并发症,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足部检查等。
相关问答FAQs
Q1:糖尿病能否治愈?
A1: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但1型糖尿病可通过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可实现长期缓解,部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减重和饮食控制,可达到“临床缓解”(血糖正常且无需用药),但仍需定期监测。
Q2: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吗?
A2: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低升糖指数(GI)水果,如苹果、梨、草莓、柚子等,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每次控制在100-200克(约一个拳头大小),需避免高GI水果(如荔枝、芒果、葡萄),且需计入每日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