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创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系统性的政策文件,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链条科创教育支持体系,这些政策以“强基础、建平台、优生态、育人才”为核心,为全省科创教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顶层设计:构建科创教育政策体系
四川省高度重视科创教育的战略地位,先后印发《四川省科技创新条例》《关于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将科创教育纳入教育现代化总体布局,2025年,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科创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优质均衡的科创教育体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从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资源配置、评价改革等维度细化举措。
在高等教育领域,《四川省“十四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强调强化高校科创人才培养主体作用,支持高校建设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职业教育方面,《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对接产业需求,培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科创实践基地,将工匠精神与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夯实科创教育根基
基础教育是科创教育的起点,四川省通过“课程渗透+实践活动”双轮驱动,推动科创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 课程建设:要求中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设科学课、信息技术课,鼓励地方开发具有四川特色的科创校本课程,如“大熊猫生态保护”“川蜀非遗创新”等,将地方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2025年,省教育厅启动“科创教育精品课程”评选,计划三年内建成100门省级示范课程。
 - 师资培养:实施“科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每年培训中小学科创教师5000余人次,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10个省级科创教师研修基地,推动跨学科教师协同教学。
 - 实践活动:常态化举办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创意编程大赛等品牌活动,2025年参赛学生突破10万人次,较2025年增长60%,建设“四川省青少年科创教育服务平台”,整合科普资源、赛事资讯、培训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科创服务。
 
表:四川省中小学科创教育重点举措(2025-2025年)
| 领域       | 重点举措                                                                 | 目标                          |
|----------------|-----------------------------------------------------------------------------|-----------------------------------|
| 课程建设       | 开发省级科创精品课程100门,推广跨学科教学模式                                  | 覆盖80%以上中小学                  |
| 师资培养       | 建成10个省级教师研修基地,年培训教师5000人次                                  | 专职科创教师数量翻倍               |
| 资源配置       | 推动“科创教室”进校园,2025年前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                      | 生均科创教学仪器值达2000元以上     |
| 评价改革       | 将科创实践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升学录取适度挂钩                        | 形成“过程性+结果性”评价体系        |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强化科创人才培养
四川省聚焦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和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推动科创教育与人才培养、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 高等教育:支持高校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创新实验班”“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2025年,全省高校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本科专业点50个,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个,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2025年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80亿元,同比增长25%。
 -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德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过程,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科创实践能力,2025年,全省职业院校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数量同比增长30%。
 
保障措施:优化科创教育发展生态
为推动政策落地,四川省从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社会协同等方面强化保障。
- 资金支持:省级财政设立“科创教育专项经费”,2025年投入5亿元,支持学校科创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和赛事活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吸引企业、基金会等设立科创教育基金。
 - 平台建设:构建“省级-市级-县级”三级科创教育网络,目前已建成省级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50个、市级基地200个,覆盖21个市(州),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向中小学开放,2025年接待学生研学实践超200万人次。
 - 评价激励:将科创教育成效纳入市(州)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学校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地区、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建立“科创教育名师”“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机制,增强教师参与科创教育的积极性。
 
相关问答FAQs
Q1:四川省如何解决中小学科创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A1:四川省通过“培养+引进+激励”多措并举解决师资难题:一是实施“科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专题培训,年培训教师超5000人次;二是推动“高校-中小学”师资共享,鼓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到中小学兼职任教;三是引进企业工程师、科技人才担任校外辅导员,2025年全省已聘请校外辅导员3000余人;四是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科创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积极性。  
Q2:家长和学生如何参与四川省的科创教育活动?
A2:家长和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科创教育:一是关注“四川省青少年科创教育服务平台”官网及微信公众号,获取赛事报名、课程资源、科普活动等信息;二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创社团、兴趣小组及课后服务,如机器人编程、科学实验等;三是参与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品牌活动,2025年赛事报名可通过“四川教育发布”在线完成;四是利用周末、假期前往科技馆、博物馆、高校实验室等场所参与研学实践,部分基地提供免费或优惠的科创体验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