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版
难忘的“行走的课堂”
在我的记忆中,英语课总是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的,老师在讲台上讲解语法,我们在下面记笔记、背单词,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的外教David老师却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完全不同的课——一堂在公园里的“行走的课堂”。

那天下午,David老师没有带我们走进教室,而是带领我们走向了学校附近的小公园,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我们都兴奋极了,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
“Classroom is everywhere!”(教室无处不在!)David老师笑着说,我们的第一站是公园的草坪,他让我们围坐成一个圈,然后指着天空中的云朵问:“What shape is that cloud? Is it a sheep, or a giant?”(那朵云是什么形状?是绵羊,还是巨人?)我们七嘴八舌地用我们有限的词汇量回答着,虽然有些语法错误,但每个人都鼓起勇气,表达着自己的想法,David老师耐心地听着,不时地纠正我们的发音,并夸奖我们“Great imagination!”(想象力真棒!)
我们开始了“寻宝游戏”,David老师提前在公园的各个角落藏了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画着一件物品或一个小动物,并用英语写着它的名字,我们分成小组,需要根据线索找到卡片,并用英语大声读出上面的单词,为了找到卡片,我们仔细观察着公园里的一草一木,学会了用英语描述“tall tree”(高大的树)、"colorful flower"(色彩斑斓的花)和 "small pond"(小池塘),这次游戏,让我们把单词和真实的事物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比枯燥地背诵有趣多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David老师教我们用英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他让我们闭上眼睛,聆听公园里的声音,我听到了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远处传来的鸟鸣声,还有同学们的欢笑声,David老师引导我们说:“I can hear the wind. It sounds like music.”(我能听到风声,它听起来像音乐。)“I feel happy and relaxed.”(我感觉快乐又放松。)那一刻,我感觉英语不再是一门冰冷的学科,而是可以用来表达真情实感的工具。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那堂课,我们没有翻开课本,却学到了比课本上更生动、更鲜活的知识,我们不仅学到了新的单词和句型,更重要的是,我们克服了对说英语的恐惧,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这堂“行走的课堂”,成为了我学生时代最难忘、最宝贵的一课。
高中版
当英语课堂“破壁而出”
长久以来,英语于我而言,是试卷上密密麻麻的阅读理解,是听力中转瞬即逝的对话,是语法条框里严谨的规则,它是一门学科,一门需要攻克的目标,却鲜少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直到那个由外教Alex组织的户外教学日,彻底颠覆了我对英语学习的认知。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Alex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而是向我们发出了一个邀请:“Let’s break the walls of our classroom and learn English in the real world.”(让我们打破教室的墙壁,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英语。)我们欣然应允,目的地是城郊的植物园。
植物园里,绿意盎然,万物复苏,这堂课没有固定的PPT,也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用英语发现春天”,Alex老师让我们自由探索,并用手机或笔记本记录下我们眼中春天的样子,最后用一段英语进行分享,我观察着破土而出的嫩芽,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当我站在一棵开满粉色花朵的桃树下,我用颤抖的声音说:“Look at those delicate blossoms. They seem to be whispering the arrival of spring.”(看那些精致的花朵,它们仿佛在低语着春天的到来。)Alex老师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鼓励,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英语可以如此细腻地描绘我们内心的感受。
接下来的环节是“生态观察报告”,我们分组行动,选择一种植物或昆虫作为观察对象,需要查阅资料,并用英语完成一份简单的报告,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乐趣,为了准确地描述蝴蝶翅膀上的鳞片,我们不得不查阅专业词汇;为了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我们反复推敲句子的结构,我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探索的求知者,在与同伴的讨论和与Alex的交流中,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其价值被无限放大,它不再是考试的压力,而是解开自然之谜的钥匙。
最让我深思的,是Alex老师的一句话:“Language is not just about accuracy, but also about connection.”(语言不仅仅关乎准确,更关乎连接。)在这堂户外课上,我们用英语连接了书本与现实,连接了自我与自然,也连接了彼此,当我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时,我们是在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分享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
当夕阳的余晖为植物园披上金色的外衣时,我们结束了这堂特殊的课,回望那片生机勃勃的绿意,我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豁然开朗,这堂“破壁而出”的户外教学,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地道的表达,更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本质——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情感的纽带,是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这次经历,让我对英语学习,乃至对学习的本质,都有了全新的定义。
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
写作思路
- 开头(凤头): 用对比或悬念引出主题,可以写常规课堂的枯燥,再引出户外教学的与众不同,制造期待感。
- 中间(猪肚): 这是文章的主体,要具体、生动地描述教学过程。
- 选材: 不要面面俱到,选择1-2个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来详细描写,寻宝游戏、自然观察、角色扮演、采访路人等。
- 细节描写: 运用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阳光、微风、花香、鸟鸣声。
- 人物互动: 重点描写外教老师的言行举止(他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同学们的反应(兴奋、紧张、合作、恍然大悟)。
- 心理活动: 写出自己从开始的好奇、中间的紧张或投入,到最后的收获和感悟,这是文章的“魂”。
- 豹尾):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点明这次户外教学的意义,它让你学到了什么(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态度、方法或对生活的新认识),并表达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喜爱或怀念。
好词好句
描述场景:
-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秋高气爽/银装素裹 (描绘不同季节的户外景象)
- 生机盎然/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形容自然环境带来的感受)
- 斑驳的光影/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沁人心脾的花香 (更具画面感的细节描写)
描写人物:
- 充满活力/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循循善诱 (形容外教)
- 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七嘴八舌/恍然大悟 (形容同学们的状态)
- 耐心地倾听/微笑着鼓励/生动地讲解 (描述外教的动作)
表达感受与收获:
-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让知识“活”了起来/寓教于乐
- 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 克服了对说英语的恐惧/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 这堂课不仅教会了我……,更让我明白了……/这将成为我记忆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高级句式:
- 开篇设问: “你是否想过,英语课也可以不在教室里上?”
- 比喻: “我们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 “英语不再是一座冰冷的堡垒,而是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
- 引用名言: “Classroom is everywhere!” (教室无处不在!)
- 哲理升华: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心灵的纽带。” / “真正的学习,源于对世界永不熄灭的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