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甘肃省教育部最新政策对升学就业有何影响?

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厅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将为甘肃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甘肃省教育部最新政策

基础教育: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甘肃省重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最新政策明确要求,到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覆盖率力争达到80%以上,具体措施包括:

  1. 教师轮岗制度:推动城市优质学校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每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0%。
  2. 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目前已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60%以上县区。
  3. 信息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2025年已实现全省中小学千兆网络全覆盖。

针对“双减”政策,甘肃省教育厅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要求各地建立“白名单”制度,同时强化学校课后服务能力,确保课后服务覆盖所有有需求的学生。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甘肃省职业教育政策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1. 校企合作机制:鼓励职业院校与省内外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25年新增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个,覆盖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
  2. 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1-2个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3. 中高职衔接:打通中职与高职、本科的升学通道,2025年全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比例达到35%,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以下是甘肃省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领域及目标:
| 重点领域 | 建设目标(2025年) |
|----------------|-----------------------------------|
| 新能源 | 建成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 现代农业 | 培养1万名技术技能人才 |
| 信息技术 | 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90% |

高等教育:强化内涵建设

甘肃省高等教育政策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1. 学科建设:支持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5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100个。
  2. 科研创新:设立高校科研专项基金,鼓励高校围绕“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开展科研攻关,2025年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5%。
  3. 人才培养: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增交叉学科学院3个,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教育保障:完善支持体系

为确保政策落地,甘肃省从经费投入、师资建设、教育公平等方面强化保障。

  1. 经费保障:2025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800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小学650元、初中850元。
  2.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同时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补充乡村教师1000名。
  3. 特殊群体教育:保障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学生等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25年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

FAQs

问:甘肃省最新政策对农村学生有哪些具体支持措施?
答:甘肃省通过多项政策支持农村学生教育发展: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天5元;二是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三是扩大“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规模,2025年安排专项计划名额2000名,重点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

问:职业院校学生如何参与校企合作项目?
答:职业院校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校企合作:一是通过“订单班”培养,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二是参与实训基地实习,企业派技术人员指导实践;三是考取企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优先获得就业机会,各地职业院校定期举办校企合作招聘会,为学生提供直接就业渠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