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年教育惠民政策新变化,哪些学生能享受补贴?

您好!

教育惠民政策的一封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近年来,国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等全学段的教育惠民政策,旨在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政策,我们特此梳理重点内容,希望能为您和孩子提供切实帮助。

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广覆盖”,幼有所育“有保障”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各地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幅增加普惠性学位供给,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持续提升,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保育教育费减免,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前教育主要惠民政策一览表
| 政策类型 | 具体内容 | 保障对象 |
|----------------|--------------------------------------------------------------------------|------------------------------|
| 普惠性资源扩容 | 新增公办园学位,扶持普惠性民办园,降低保教费 | 城乡适龄幼儿 |
| 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 | 每生每年发放1000-3000元保育教育费补助,地方可提高标准 | 低保家庭、特困供养、残疾幼儿等 |
| 免除保教费 | 公办园在园幼儿免除保教费,普惠性民办园参照公办园标准减免(差额部分由政府补助) | 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促公平”,学有所教“零负担”

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国家全面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实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们在校园内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要点

  • 免学杂费: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除学杂费,民办学校按照公办学校标准减免。
  • 免教科书费:所有学生免费获得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
  • 生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部分地区标准更高),寄宿生额外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齐发展”,资助体系“全覆盖”

为保障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国家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在普通高中,全面建立以国家助学金、免学杂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参与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均可享受资助,在中职教育,实施免学费政策,对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同时通过“职教高考”“高职单招”等途径畅通升学通道,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高等教育:精准资助“扶上马”,就业创业“送一程”

高等教育阶段,国家构建了“奖、贷、助、勤、补、免”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国家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学生,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300元,覆盖约20%的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每人每年最高可贷12000元,在校期间利息全免,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补贴、基层就业岗位等支持,助力学生从校园顺利走向社会。

特殊群体:关爱守护“零遗漏”,教育公平“暖人心”

国家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教育保障,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针对残疾儿童,推行“随班就读”“特教学校+送教上门”模式,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内地民族班”“双语教育”等政策,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教育公平的阳光,正照耀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温馨提示:政策咨询与申请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政策详情或申请资助,可通过以下途径:

  1. 学校咨询:直接联系孩子所在学校的班主任或资助管理部门;
  2. 当地教育部门:拨打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热线热线(010-66097980)或登录当地教育局官网查询;
  3. 线上平台:关注“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政策信息。

教育惠民政策是国家送给每个家庭的“暖心礼”,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问答(FAQs)

Q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申请教育资助?需要哪些材料?
A1:学生可通过所在学校提交申请,一般需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如低保证、特困供养证、残疾证,或村委会/居委会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学生身份证复印件、学籍证明等材料,具体材料要求以学校通知为准,学校审核通过后会公示名单,无异议后发放资助。

Q2:非本地户籍学生能否享受同等教育惠民政策?
A2:可以,根据“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非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与本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政策和资助待遇,包括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学前教育资助等,家长可凭居住证、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到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咨询办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