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昆山市教育局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最新优惠政策,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为广大学子和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学前教育阶段:普惠性资源扩容与资助保障
近年来,昆山市持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等方式,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最新政策明确,2025-2025年,全市将新增普惠性学位50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群体,提供每生每年2000-3000元不等的保育教育费减免,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
昆山还推行“幼儿园延时服务”试点,为家长下班后无法及时接送的幼儿提供托管服务,服务时间延长至18:00,并按照公益普惠原则收取适当费用,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阶段:学区优化与“双减”深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昆山市教育局通过科学调整学区划分、推进集团化办学等举措,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最新政策显示,2025年起,全市将新增3个教育集团,覆盖10所中小学,通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实现管理经验、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的共享,缩小校际差距。
“双减”政策持续深化,昆山市全面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服务内容包括作业辅导、科普、文体、艺术等多种形式,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课后服务费用。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合与升学支持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昆山市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推进普职融合改革,最新政策提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重点建设3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开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健康护理等15个紧缺专业,并与本地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昆山市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国家助学金、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减免和社会帮扶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具体标准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同时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技能提升
昆山市作为制造业强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最新政策明确,将投入5亿元用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10个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引进20家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的深度融合。
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昆山户籍学生,给予每生每年3000元的生活补助,并对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项的学生,给予最高5000元的奖励,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支持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分段培养,拓宽学生升学渠道。
特殊教育:全纳发展与精准帮扶
昆山市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推进全纳教育发展,最新政策要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学生的8倍拨付,并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师资培训。
对重度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确保其接受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可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等政策,并额外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特殊教育补贴。
教师队伍建设:待遇提升与专业发展
为吸引和稳定优秀教育人才,昆山市出台多项教师优惠政策,一是提高教师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建立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二是加大教师培训投入,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访学等活动;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市级以上名师200名,并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
政策实施保障与监督机制
为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昆山市教育局建立了“政策落实—跟踪监测—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建立家长和学生反馈渠道,及时解决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多种形式,确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相关问答FAQs
Q1:昆山普惠性幼儿园的申请条件是什么?如何申请?
A1:普惠性幼儿园主要面向昆山户籍及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家庭,申请家庭需提供户口本、居住证明、收入证明(针对经济困难家庭)等材料,向所在区域的幼儿园提交申请,幼儿园审核通过后,报教育局备案,符合条件的幼儿可享受保育教育费减免,具体流程可咨询当地教育局或幼儿园。
Q2:非昆山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否享受课后服务减免?
A2:可以,根据昆山市最新政策,凡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论户籍是否在昆山,均可凭相关证明(如低保证、特困证等)向学校申请免收课后服务费用,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审核并报教育局备案,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应享尽享。
